9月6日,晨曦初露,秋风徐凉,武山火车站人流涌动,热闹异常,伴随着一声汽笛的长鸣,又一批赴疆拾花人员再次起程。今年,武山县通过各种渠道组织输出赴疆拾棉工将达到14000余人,预计可创劳务收入9500多万元。
今年,武山县早部署、早动员、早组织,把组织全县农民工进疆摘棉花当作当前劳务输转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对赴疆拾棉工作作了专题安排部署。
一是创新工作思路,更新工作模式。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原则,采取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劳务部门动员和劳务经纪人组织相结合,政府组织输出和群众自谋输出相结合,有组织输出和技能培训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动员、组织农民群众赴疆务工,开创了季节性劳务输转工作新局面。
二是全面搜集信息,加大宣传力度。各乡镇根据往年赴疆实际情况和务工地域,全面了解新疆摘棉、枸杞、西红柿采摘等季节性用工情况,加强联系对接,了解政策信息,提升劳务水平,扩大合作范围。同时采取印发宣传手册、制作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赴疆务工的重要意义,对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进行深度报道,努力营造“新疆摘棉,勤劳致富”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是依托乡镇劳务工作站,明确任务,靠实责任。充分发挥乡镇劳务工作站的牵头协调作用,主要承担宣传、发动工作,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动员、组织农民参与季节性务工。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个乡镇劳务工作站,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新疆是我县劳务输出的主要地区,其中,摘棉花是最集中的季节性劳务输出,也是贫困地区中青年妇女农闲时获取收入的主要来源,被称为“铁杆庄稼”,许多妇女坚持赴疆摘花十多年,年最高收入者近万元。对促进农民增收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