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某县水利工程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时间:2024-06-01 18:42:59
某县水利工程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精选多篇)[本文共15715字]

第一篇:某县在建水利工程的调查报告

今年8月初,我县政协组成专题调查组,深入南寨、张家塬、柿沟3个镇和水利系统各单位,实地考察了全县6大重点水利工程和10个骨干水利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走访各部门相关人员和水利工作者百余人,召开座谈交流会6场次,广泛听取基层意见建议,深入调查研究,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xxx”全县水利工程建设成果丰硕

“xxx”期间,全县水利事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发展大局,坚持“民生为本、项目带动、科学兴水、人水和谐”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工程建设,全力提升发展水平,全县实现水利中省投资2.5亿元,建成了150多个民生型、资源型、生态型水利工程,为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利保障。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农田基本建设先进县”,xx年荣获省“水利振兴杯”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等七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1、农村供水经验全省推广。相继投入5782万元,建成张家塬、水沟2处大型集中供水工程,55处山区单村供水工程,使全县75%的村实现水厂集中供水,解决了8.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在全省率先建成城乡饮水信息化、自动化视频监控系统,被称作“千阳模式”的“板块式建设、一体化推进”的农村集中供水工作经验全省推广。

2、水库除险加固快速推进。全县14座小型水库全部年久失修,带病运行,水利部门主动出击,抓鉴定、搞规划、做设计、争投资,相继完成了郝家坡、大沟、桐花庄、东河沟、夜叉木、皂桷树沟6座病库除险加固工程,平均每年实现1座病险水库加固脱险,成为千阳水利工程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3、灌溉渠系配套大幅跃升。积极争取千丰渠枢纽改造、跃进渠灌区、大沟灌区改造和末级渠系改造项目,累计投资2357万元,改造渠道150公里,新修渠道130公里,修建渠系配套建筑736座,全县五大重点灌区改造相继完成,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4.11万亩,使往日旱田重现生机,农业生产效益大幅提升。

4、河道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投资5600万元,实施了城区千河护岸、千河堤防和冯坊河堤坝治理工程,建成城防工程8公里,农防工程15公里,有效保护耕地2.5万亩,人口3.53万人,成功抵御了xx年千河流域50年未遇的暴雨洪水灾害。坚持生态治水方略,完成了千河、东河沟、西河沟综合治理,栽植水保林300多万株,建起污水处理厂和千河橡胶坝,精心呵护宝鸡“大水缸”,实现了城在林中、水在城中的丽水园林城市景观。

5、基本农田建设实现大跨越。始终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一项重大举措,积极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发梯田建设、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累计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兴修和改造基本农田5万多亩,治理水土流失100平方公里。

6、后扶项目惠及库区移民。从xx年起,11412名冯家山库区移民每人每年享有后扶补贴资金600元。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资1700多万元,建成移民扶持项目38处,进一步改善了库区周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确保移民安居乐业。

二、“十二五”水利工程建设面临新的挑战

回顾“xxx”,全县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数量逐年增加,投资规模快速扩大,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突显,但与全县加快转型突破促进快速发展的需要和城乡群众对水利服务的期盼相比,我县水利工程建设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

1、设施老化失修,水源调蓄能力不足。随着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的供需矛盾日趋突出,特别是现代农业对水的需求更加迫切。全县现有蓄水工程大多是五六十年代修建,设计标准低,淤积严重,病险问题依然困扰个别水库储水量。水利设施的更新改造进程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需求,部分灌溉用电、泵、渠设施老化严重,灌溉作用发挥不充分。目前,全县仍有8座病险水库,占水库总数的55%,45座抽水泵站85%因设施老化而停用,5个万亩以上灌区的灌溉能力都达不到设计标准,222眼机井75%不能使用。

2、资金投入单一,制约工程建设进度。近年来,向上争取水利工程项目越来越多,投资规模越来越大,需要市县配套的资金份额也大幅增加。但水利、农业、农发、环保等行业多头治水的投资局面,基层很难把有限资金整合起来办大事,不能最大化发挥投资效益;加之群众对自筹自办水利的认识不到位,“一事一议”实施难度大,群众筹资筹劳投资水利建设出现断档,其它社会资金又不愿进入,使水利投入全部依靠政府财力支撑。目前,有限的地方配套资金,已影响到某些大项目的争取和部分工程建设进程。

3、管护措施不力,灌区功能衰减严重。我县农村水利设施普遍存在重用轻管的问题。目前,大型水利工程全由县管,维修管护基本能落实到位。但水利工程的末级渠系网管进村下地后,管理权责出现县管管不到,镇管没精力,村管没能力的局面;加之部分水利设施年久失修,一些村组的小型抽水站已瘫痪多年,灌溉作用发挥不充分,群众对设施的爱护程度降低,人为损坏也无人追究,出现自生自灭的状况。部分设施输水能力退化,抗旱能力大幅下降,有效灌溉面积逐年衰减。目前,全县设施灌溉面积10.65万亩,而实灌面积不足3.5万亩。

4、专业人才匮乏,服务队伍建设滞后。随着“大水利”建设时代的到来,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逐年增加,水源保护、水政执法业务量不断增多,但全县水利系统经营管理人才较少,专业技术人才紧缺,辅助人员富余,年龄“青黄不接”。全系统213名在岗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54人、仅占25.4%,高级职称仅2人,高中以下学历的占37.5%,基层站所50岁以上的占72.7%,在规划设计、项目监管、水资源管理等方面专业人才紧缺的矛盾尤为突出,各镇没有专业技术人员,无法对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进行及时有效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三、新形势,新目标,加快水利工程建设任重道远

展望未来,目标宏伟,责任重大,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省市水利工作会议精神为我县水利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此,调查组建议:

1、全面把握县情水情,抢抓历史发展机遇。我县地处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供需矛盾突出,旱涝灾害频发,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靠天吃饭,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全县农业发展、农村经济转型及农民增收步伐。“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水利改革、实现水利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县水利工程建设迎来了诸多加快发展的大好机遇。

一是中央十分重视水利建设,强调要把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全面系统部署了水利改革发展工作,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决定xx年全社会投资4万亿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二是省市确定的“十二五”战略目标都以供水安全和防洪保安为基本条件,渭河流域综合治理已成为各级水利建设的重点,关天经济规划也确定了一批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水利工程项目。

三是经过多年发展,全县水利工程建设有了一定基础,今年我 ……此处隐藏11744个字……,占投资总额的13%。

二、水利建设投融资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调研表明,近年来尽管我市水利建设投融资力度不断加大,有力推进了水利事业的发展,但受各种因素制约,目前水利建设投融资能力相对依然较低,特别是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的积极性不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利事业发展。具体体现在:

(一)投融资总量偏小。近年来,我市水利建设投资总量虽然得到大幅增长,但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依然较低。“十一五”期间,全市水利建设累计投资26.53亿元,仅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08亿元的2.92%,与交通、城建等重点建设项目相比,总体投资规模小,建设资金缺口大,重点建设项目欠账多,建设进度比较缓慢。

(二)投资结构不合理。水利建设投融资以财政投资为主,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不足,市、县配套资金落实困难。据统计,“十一五”期间,中省财政投资占到56.35%;市、县配套到位资金仅占5.5%;金融机构投资仅占8.93%,社会资本投资仅占8.38%。同时,由于我市水源分配不均,加之洪涝灾害严重,需要建设、修复的水利

项目多,许多项目很难列进中、省投资计划,导致争取资金困难。

(三)项目融资困难。由于水利建设项目多是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报慢、财务收益率低的项目,融资十分困难。一是项目贷款难。由于我市无水利投资公司或水利项目担保中心等融资平台,加之部分项目策划、包装滞后,争取金融资金支持十分困难。“十一五”期间,全市7家国有商业银行中,只有农村信用联社对水利建设项目有融资,其他银行机构均未向水利建设项目发放过贷款。二是(请你支持Www.)吸引民间资本投资有限。企业、个人投资多为有收益的水电站项目,防洪工程、农田水利等项目基本无人问津,群众除了参与投劳外,基本无资金注入。

(四)配套资金不足。一是落实中、省投资配套资金难。由于市县财政困难,许多项目配套资金落实不到位,导致难以按期竣工,或者建成却形成大量债务。“十一五”期间,各县区欠付水利建设工程款达2.08亿元,占总投资的7.84%。二是水利建设基金无法落实。省政府多年前就要求设立水利建设基金,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市、县区只能收缴水利基金省上部分,落实本级水利建设基金难。由于无专项资金,地方小型水利项目无法实施,部分项目建成后不能正常维护,水毁设施也难以快速修复。

三、加强水利建设投融资的对策及建议

水利建设投融资问题,事关水利事业发展。针对我市水利建设投融资存在的问题,必须抓住国家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机遇,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改善投融资环境,力争通过3-5年努力,使全市水利建设投融资能力显著提高,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滞后的局面。

(一)拓宽投资渠道,建立稳定增长的长效投融资机制。按照中央1号文件精神,尽快建立和完善国家、地方、群众等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制度化的稳定增长的长效投入机制。一是继续加大财政投入。按照中央要求,建立财政投入增长机制,积极争取中省支持,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加快建立我市水利建设基金,确保我市水利建设投入与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同步增长。二是建立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制。积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制定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鼓励、支持和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资水利建设,健全和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不断提高投资回报率。三是整合各类用于水利建设的资金。以县区为单位,整合以工代赈、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各项资金中用于水利建设专项资金,统筹安排用于各类水利建设项目,避免重复立项、重复投资,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四是积极探索发展洪水保险。鼓励、支持各类保险公司创新服务产品,积极开展洪水保险业务。对发生洪涝灾害造成的水毁设施及时给予理赔,减少灾害损失,促进水毁设施快速修复。

(二)全力争取中省投资,确保全市水利投资稳步增长。中、省投资稳定增长,是加快我市水利建设的重要保证。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4年高出一倍。”2014年中省财政投入我市水利资金4.48亿元,按高出一倍计算,今后10年我市每年将能争取到中、省财政投入9亿多元。必须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我市作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水源涵养区的优势,以超前的思维、超常规的办法,策划包装好一批重大建设项目,争取中省投资。力争5年努力,使商州桃庄、镇安云镇、柞水老林、丹凤黑龙湾等一批水源工程得到立项建设,基本消除商州南秦河、山阳马滩河等一批全市重点中小河流防洪隐患,丹江流域得到全面综合治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城乡供水保障水平全面提升,病险水库得到全面加固,水文气象、防汛预警和抗旱应急等能力显著提高。

(三)改进融资方式,全面提高水利建设融资能力。市人行出台的《贯彻稳健货币政策支持商洛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今后一段时期,金融信贷将支持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有效益、经营性的水利开发、

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和保护等项目建设。必须围绕政策导向,改进融资方式,提高融资技能,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扩大融资。一是着力打造市级水利建设融资平台。严格按照《公司法》要求,足额注入资本金,成立市级水务投资有限公司,并将我市具有明晰产权的经营性水利资产划拨给水投公司进行经营(如城市供水),在实现保值增值的基础上,使水投公司真正成为实体公司,满足金融部门信贷要求,获取金融资金支持。二是制定和完善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金参与。对于经营性水利项目,可以以经营权转让、允许开发项目区周边一定数量土地等形式,吸引社会和民间资本投资水利建设;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可以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吸引民间资金参与水利设施建设,或者推行以奖代补和补助等激励方式开展农田水利建设。三是采取其它融资方式。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发行股票、债券、投资基金等多种融资手段进行融资,推动水利设施建设。

(四)加大市、县财政投入,提高地方财政保障能力。逐步加大市、县财政投资水利建设的力度,提高地方财政保障水利建设水平,使水利建设与全市经济社会建设同步协调。一是保证水利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我市水利改革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足额按上年水利投资市级1%、县区2%的比例,分级逐年预算水利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专项用于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二是建立市、县水利建设基金。严格按省政府建设水利建设基金的有关要求,设立市、县(区)水利建设基金,明确征收标准,划定征收范围,确保按时定额征收。三是逐年增加市、县财政对水利建设的其它投入。在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新建城镇堤防工程增加的建设用地开发升值收益、城市维护费中划分出一定比例,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城市防洪排涝和水源工程等建设,确保水利投入的总量有大幅提高,各类水利设施能得到正常维护,水毁设施能及时修复,水利建设滞后的局面明显改观。(执笔:程修华

韩虎)

调研组组长程修华市政府研究中心主任调研组成员刘尚忠市河道水库管理处处长李剑市水务局水保科科长

韩虎市政府研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

《某县水利工程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精选多篇)[本文共15715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